夏莹:元宇宙不过是资本与技术的共谋
原创 杨帆 人文清华讲坛
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数字信息技术正在不断消弭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前几年,“元宇宙”概念一经提出便铺天盖地占据头条热搜,让资本家豪掷千金抢购虚拟产品的盛况犹历历在目。在这个集体共享的虚拟空间,如何能构建起真正的社会秩序?让我们跟随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长聘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日新书院副院长夏莹,一探“元宇宙”背后的真容。
元宇宙无法脱实向虚,根源在哪?
在2021年一飞冲天之前,元宇宙其实早已蛰伏了近30年。1992年,美国科幻作家尼尔·史蒂芬森在其小说《雪崩》(Snow Crash)中第一次提及元宇宙(Metaverse)的概念。书中构建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基于数字科技的虚拟世界。而小说中的人物游走于现实与虚拟之间,只需一个电脑终端,戴上“目镜”便可进入元宇宙世界。
尼尔·史蒂芬森(左)和他的科幻小说《雪崩》(右)
夏莹解释道:“元宇宙的英文单词,其中meta指的是‘超越、元’,和哲学中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s)有同源之意,指向事物背后的‘根据’。而verse则意为‘诗歌’‘韵文’,表达的是一种特殊的叙事。”由此,元宇宙从词根上,便可被解释为“有关未来世界根源的一种元叙事”,在其中,基于数字科技的虚拟世界被“元叙事”定义为一个比现实世界更加完美的超真实(hyperreal)世界。
目前被广泛讨论的元宇宙架构层次,主要分为三层:处于底层的是包括5G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在内的支持技术;位于中间层的是提供虚拟与现实接口的主机和可穿戴前端设备;处于表层的则是提供虚拟场景入口的社交、游戏、交易等平台。客观地讲,元宇宙所构筑的虚拟世界只是涵盖了人类社会交往体系中可被数据化的一部分,因此并非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平行的世界。其次,元宇宙世界“叙事”的展开,全部依赖于现实世界中的网络技术与可穿戴设备。
课堂上的夏莹
夏莹表示:“这一现实化的物质基底直接决定了建筑于其上的社会交往方式。”换言之,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无法被虚拟化的物质介质作为中介。这也是元宇宙无法脱实向虚的根源所在。
虚拟和现实,究竟谁是摹本?
“元宇宙就是想要在真实世界之外,再造世界。这个观念在传统哲学里一点问题也没有。”夏莹认为元宇宙通过量化万事万物、量化人的情感、量化人对世界的理解,本质上类似于哲学中的“规定”,而传统哲学为这样的“规定”提供了依据。
然而,在人类社会以数据流的形式“迁徙”到元宇宙所构筑的虚拟世界之上时,矛盾也随之诞生。以大多数科幻小说中的虚拟游戏世界为例,多数“玩家”期待在游戏中拥有的能动性,与元宇宙要求“玩家”彻底融入虚拟世界的沉浸式是相互矛盾的。
“前者彰显的是‘主客的二分性’而后者则是一种‘主客相融’。”夏莹表示,传统哲学虽然为元宇宙提供了理论支撑,但与此同时自柏拉图以来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二分世界也遭到了挑战。在现实世界-技术中介-虚拟世界的三元结构里,如何建立一种新的人与世界关联的方式,也是有待思考的问题。
夏莹在清华大学首届“哲学-戏剧节”现场
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在《差异与重复》一书中断言:“现代世界是拟像(simulacres)的世界。”一般认为,元宇宙不过是现实世界的“再现”,是一个平行空间,是现实世界的摹本。但是在元宇宙的概念里,现实是可以被“增强”的:自然风光可以比现实中的更唯美,人可以拥有诸如“飞翔”“变幻形态”等超能力,即元宇宙可以是不需要依据现实为摹本而建构起来的“拟像世界”。
吉尔·路易·勒内·德勒兹(Gilles Louis Rene Deleuze)
法国作家、哲学家,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之一
正如网络游戏中,玩家的体验感高度依赖于网络运行的速度和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材质和操作方式,元宇宙也建立于技术和材料之上。进而,意识与观念在元宇宙中的存在方式不得不受限于技术与材料的束缚。如果元宇宙真的可以实现,更多的是艺术想象,还是技术革新?
“元宇宙本质上是技术发展的一个最高理想,把所有的虚拟世界整合成一个真实世界。虽然大家都有各式各样的设想,但所有搞技术的人都保持沉默,因为他们知道距离真正实现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机交融的元宇宙,其实早有预谋
当下,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互联网化的生活方式早已渗透进方方面面。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电子游戏等一系列科技产品,将部分现实生活的功能送入虚拟世界。因此,人机交融的元宇宙世界虽然遥远,但其实已然拉开序幕。
“今天元宇宙的发展逻辑本质上不过是自18世纪工业化时代开始,因机器化大生产的普遍应用形成的人机关系的一种延展。”夏莹表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就曾对人机交融的关系有过洞察。
18世纪工业化时代的蒸汽机模型
书中讲道:“这种自动机是由许多机械器官和智能器官组成的,因此,工人自己只是被当作自动的机器体系的有意识的假肢。”在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中,“工人”只是被看作是“机器”的延伸。由此,他在揭示人机融合过程中试图凸显的是工人在这一过程中怎样被机器吞并和淹没的。
在元宇宙的叙事中,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人类的记忆力似乎远没有计算机存储更为可靠;人工智能阿尔法狗已经能够击败围棋世界冠军;ChatGPT强大的学习能力不断入侵属于人类智慧的各个领域……回到老生常谈的话题“机器会取代人类”,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作用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人机关系的一种交融、一个平衡点。
电影《头号玩家》海报
“在对资本逻辑展开系统批判的马克思眼中,是资本获利的内在驱动才使得大机器的使用和对机器技术的研发成为现代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夏莹表示,自动化、智能化机器体系迅猛发展的背后,是资本对于剩余价值的无限欲求。
在探讨元宇宙现象时,我们不难发现其与资本的紧密联系。“不论其背后包含着怎样复杂的人机关系,也不论其描述的未来世界如何虚拟,就其无法摆脱的技术基底和本质上作为机器体系逻辑的现实化身而言,元宇宙不过是资本与技术共谋的一次精彩演练。”夏莹指出,技术的进步与资本增值需求一拍即合,共同塑造了元宇宙的“神坛”。
夏莹与学生在录音棚
诚然,概念化的炒作为元宇宙带来了极高的关注度,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极大程度上成为了高科技早期成长的“试验田”。类似于元宇宙这样切实际又不切实际的想象,看似跟哲学毫无关系,其实最需要寻找到一个哲学的“答案”。
参考资料:
[1] 夏莹. 元宇宙哲学批判:架构模式及其缘起[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6(6):140-148.
[2] 夏莹,潘沈阳. 元宇宙叙事语境下的非物质劳动批判[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6(3):1-9. DOI:10.19648/j.cnki.jhustss1980.2022.03.01.
她致力于让马克思的思想焕发新生,将哲学与时代紧密相连;
她用戏剧唤醒思想的触感,将哲学重新带回剧场;
她打破哲学课堂的刻板印象,让哲学在笑声中焕发生命力;
她以哲学为志业,以教学为使命,不断探索哲学的未来;
她就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长聘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日新书院副院长夏莹。
夏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日新书院副院长。2019年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经济哲学研究会副会长。多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国哲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项目,北京市社科重大项目等多项。相关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等多个重要奖项。已经出版相关学术专著六部,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原标题:《夏莹:元宇宙不过是资本与技术的共谋(内附讲座预告、直播信息、领票攻略及福利)》